因為客戶的關係,我在這幾年開始接觸高爾夫球運動,既然上場打球,話題除了工 作之外,還是會繞著高爾夫球。最近,我在《高爾夫文摘中文版》看到林文堂在專訪裡談到雙贏哲學,雖然篇幅不大,但讓我感觸很深。他認為成功其實是多面向 的,無論在與對手競爭的輸贏、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取捨,乃至於廠商客戶間的往來…….其實還有一個最高的境界,那就是「雙贏」。


 
高球名將林文堂出身於新豐林家,是台灣高爾夫球界的著名家族,叔叔林吉祥享有「新豐巨砲」的盛名,父親林佳也是高球好手,而林文堂與兩個弟弟林文科、林文 鴻都在高球界赫赫有名。過去,我沒有注意過他, 直到他代表台灣出戰今年四月在韓國濟州島舉辦的百齡罈冠軍盃歐洲高爾夫巡迴賽,才開始成為他的粉絲,也因為就從那時候起,我才瞭解到他的背景和經歷~~他 是台灣近二十年來,獲得美國名人公開賽參賽資格的高球好手。


林文堂被《高爾夫文摘》譽為「台灣最爭氣的選手」,身經百戰之後的眼界自然不同,因此他在這次專訪裡所談到的內容,便深深地打動了我。從近期的亞洲巡迴競 技賽裡,林文堂學到很多新的態度,他說:「對手之間不止只有輸贏,還有學習。」例如他從拉瓦川身上看到了認真,從賈地身上看到了「氣勢」,從馬山身上看到 了「情緒管理」,他更希望自己在每打完一場球之後,都能在球技之外,得到更多做人處事的啟示。


不同於許多成功的男人,林文堂從未因為忙於事業,而忽略家庭。儘管密集的賽程,讓他經常需要奔波於國外參賽,但是每天只要一打完比賽,不管在多麼疲累和忙 碌的狀況,他一定會向太太報告當日的成績,也會非常有耐心地聆聽小孩在家中和學校的狀況,並且與他們分享討論;為了能與孩子們擁有更多的相處機會,他甚至 推掉一些重要的邀約,也不在寒暑假及農曆年期間出國比賽,他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他不想錯過。


 
從1996年開始轉入職業賽的林文堂,早期的表現並沒有很傑出,一直受到車禍腰傷的舊疾所苦。直到2003年,林文堂的戰績才漸入佳境,而2008年更是 他的豐收年,一路打進奧古斯塔(Augusta)高爾夫球場的名人賽。翌年更風光地成為台灣百齡罈的座上賓,代表台灣前往濟州島的品克斯高爾夫球場 (Pinx Golf Club)。他的故事告訴很多人,就是沒有之前的沈潛與努力,就沒有現在的功成名就。


不同於其它的運動明星,林文堂在飛揚的成功風采下,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姿態;他 總是掛記著感恩與回饋,跟贊助企業的關係一向良好的他,更坦率地表示:「選手有了企業的贊助,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練起球來會更認真。」他甚至還笑說 要開個「林文堂股份有限公司」當自己的老闆,至於賣什麼呢?主要的產品,就是林文堂的「知名度」以及「曝光率」。
有人看到球員的明星風采,我們看到成功者的雙贏哲學。

林文堂曾說過:「保持笑容是我的秘密武器。」過去,我一直納悶:當一個人專注於思考,腦海盤算著每一個球路以及揮桿份際的當下,究竟要如何才能保持微笑呢?難道他一點也沒有壓力嗎?當我看到《高爾夫文摘》的專訪之後,我終於明白了~~
一個球員最大的成就,不在於贏了多少場比賽和獎金,而在於他有沒有建立一個典範。我始終記得林文堂曾經說過的話,而這段話讓我非常感動,他說他會在賽場上 用心處理每一桿,爭取最佳名次,因為「我在國際比賽的成績越好,曝光率就越高,間接地,也讓國內青少年高球員有超越的目標,帶動台灣的高爾夫球運動潮。」
原來,林文堂成功的秘密,就在於他的雙贏哲學,以及多面向的思考邏輯,如果凡事能看到更深一層的意義與價值,人生就能夠豁然開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ou 的頭像
    Shou

    Into Shou's 置物櫃

    S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